浪潮通软制药行业解决方案

[摘要]行业背景:医药产业是经济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70年代年均增长13%,80年代8.5%,90年代7.5%,预计1998-2010年年均增长仍可维持在7%左右,远远高于整个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我国医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在17.5%左右,“八五”期间是发展最快的5年,至今仍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行业背景:

医药产业是经济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70年代年均增长13%,80年代8.5%,90年代7.5%,预计1998-2010年年均增长仍可维持在7%左右,远远高于整个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我国医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在17.5%左右,“八五”期间是发展最快的5年,至今仍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一、世界医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发达国家控制着世界医药市场
  由于制药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特征,世界医药市场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制药企业所垄断,前100家世界性医药企业供应着全球药品的80%,前25家企业控制着50%市场。90%药品生产由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瑞典6个发达国家完成。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消费了79%的全球药品。

2、发展快速的世界医药市场
  现代制药工业起步于二战后的全球经济复兴时期。近40年来,世界制药工业一直以较快的速度持续稳定地发展。50和60年代均增长150%以上。70年代达到顶峰,为260%。80年代开始下降,增长率仍达到8.5%。90年代保持了8%――10%的发展速度。据预测,到2000年,世界药品市场销售额将增加到3900亿美元,年均增长7.3%;到2010年达到7600亿美元,年均增长7.1%。

3、全球医药企业并购与日俱增、规模不断升级和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的竞争,全球制药业皆将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作为节省费用、拓展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使用和配置资源的重要措施。目前,世界销售额前100名产品制造公司中有7家是制药公司。

4、药品消费结构不断变化
  随着饮食的改善和人的寿命的延长,许多疾病如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日益突出。这些疾病使得药品消耗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一是心血管药物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而抗感染药物有下降的趋势;二是老年疾病及妇女儿童用药的市场发展速度高于80年代;三是预防药物、保健食品〈也称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持续升温;四是天然药物〈主要指植物药〉发展潜力大,使得我国的中药前景更为广阔;五是非处方药〈OTC〉销售市场增长速动加快,预计到2000年,该市场销售额将增到650亿美圆。

5、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高胆固醇、爱滋病及多种癌症等治疗药物的研制加快,市场前景广阔。

6、生物技术高科技制药业发展讯猛。

二、我国医药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医药行业的现状

我国的医药行业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原料药、中间体、制剂和医疗器械等比较配套且较为完善的制药工业体系,数量规模上已跻身世界前列,在发展中国家占有明显优势。自80年以来,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以平均17.5%的速度增长,是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成长性较好的产业部门之一,年均增长速动大大高于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速度。8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为66亿元,96年为1251亿元,97年为1429亿,98年可达1,630亿,比97年增长14%。在连续20年的高增长后,作为朝阳产业,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仍会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预计99年将增长10%左右,到200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二)我国医药行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医药行业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有非常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一是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二是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三是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还有药品质量监控不严,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极弱。

据统计,目前我国6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几乎90%为小型企业,最大的企业年销售仅20多亿人民币,我国95年的医药销售总额仅相当于一个跨国制药集团的年销售额。96年我国经济500强中,医药仅占8家。目前,全球25家跨国制药公司中已有20家在我国建立了三资企业,进入WTO后,一些大型制药公司进入国内市场,这些将使许多中、小型医药企业被陶汰。

许多制药企业选项目常常不经调查研究,不经专家论证,由于某些因素的驱使,一哄而止,低水平重复,造成财力、人才等资源的浪费。

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我国按照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惯例,从93年1月1日起,开始对药品实行20年的专利保护,今后在仿制国外一个专利药,外方要索取4~10亿美元的赔款。由此可见,今后我国药品仿制已不再可能。直到90年代初,我国的西药品种有97.4%是仿制;生物工程制药方面,已形成产业化的12个品种,仅有一种是独创(重组人干扰素α1b),其余均为仿制,这一领域目前存在着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可能;中成药是我们的特色,但其产品开发也一直停留在挖掘古方的基础上,制剂水平依旧是传统的浸提冲剂、丸剂等。进入90年以来,中成药的研制、生产现代化(中药西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药物剂型单一,通常一种药物仅有一种剂型,而国外每开发出一种新药,随后又能研制出许多新的剂型,这就增加了药物的品种和产品附加值,经济效益可显著提高。

目前,国内大多药品生产企业在保证药品质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企业(车间)不符合GMP标准要求,生产工艺及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不够科学、严格,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不够,生产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不高,导致产品质量不高。药品质量从全国98年检验情况来看,药品生产企业不合格率为8.31%,这将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从上述内容看出,我国的医药行业即得到了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跟上世界医药发展的步伐,整个行业要扩大规模,关、停一些小的制药业,避免再重复建设。化学制药业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新药的研制和制剂开发水平,要有专利产品,垄断市场,成为重磅炸弹。中成药要实现现代化,实现标准化,打入国际市场,生物工程药物应注重知识产权及产业化程度。

信息化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医药行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制药企业6300多家,年销售额在2600亿元左右。规模小、分布散、信息化建设步履缓慢是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最突出的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环境的日益成熟,医药行业的信息化步伐也在一直向前。信息技术应用已在制药生产、药品流通、医疗服务、卫生管理、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等领域全面展开,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八五”期间,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额是3亿元,完成医药电子化应用项目60多项;“九五”期间,各有关单位更是将信息化纳入技术改造总体规划“十五”规划中则要求制药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制药行业在财务、统计、仓储及业务管理等方面有了相当的成效,为制药企业进一步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药行业的信息化就是全行业的信息化,但是其重点却是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因为它不仅是行业信息化的基石,还有利于制药企业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

当前我国制药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ERP和电子商务正成为医药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医药分离成为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卫生医药管理部门提出政府药品采购的设想,电子商务系统是实现这一设想所必须的技术支撑环境。这种电子商务建设的目标是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保险公司为网络成员,通过Internet网络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开放并易于维护的医药贸易电子商务平台。

ERP是制药企业发展的重头戏。相对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ERP更加注重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更加重视企业与外界的关系(供应链概念),更加支持全球化经营等。这些新的发展正是当前中国制药企业普遍呈现的管理要求。

国内制药企业对ERP系统的需求特点是:首先ERP要符合中国的管理模式,即ERP软件的本土化;其次,需要适合不同规模的企业;再者,ERP要建立在Internet和电子商务等先进的技术架构上;最后,ERP要符合制药行业的特点。

国内的一些大型制药企业已经开始实施ERP系统,制药企业已经将实施ERP系统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讲,制药企业资金较为充足,而管理观念的改变则是其发展ERP系统的关键。

制药行业信息化建设总的发展思路:在大中型骨干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积极推广MRPⅡ、ERP等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最终并入医药行业办公网及国际互联网。并且大力推广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

管理特点和难点:

◆ 药行业GMP管理要求: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系统的各个环节,参照美国GMP规程,严格按照我国GMP的有关规程进行设计、构建。
◆ 物料管理细致入微:对物料的管理,从原材料入库环节到产品的出货,一直跟踪到终端,包括物料的每一次请验、质检控制,存储的状态,同一批次不同时间进仓,同一批次不同品质状态等均严格分类管理。
◆ 立体仓库管理:对原材料、产品进行立体仓库管理,对仓库中的货区、货位、标签均严格管理。并可以直观地掌握物料的分仓库、货区、货位的批次及状态分布情况。
◆ 关注企业营销能力:营销体系的建立,营销资源的管理,以及终端市场的开发,相对来说,也就决定了典型制药企业发展的盈利能力。系统从协助企业建立营销管理体系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年来的成熟行业经验和产品,从分销资源、开发信息、费用管理、行为管理入手,构建企业的业务、商务开发管理平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 对供应商和客户分类管理:对供应商和客户的资格须经三证的审批,堵塞因此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按照资质、信用、吞吐量等进行分类管理,并按客户(或者供应商)、业务员进行信用控制,并对其进行全方位考核。
◆ 窜货问题从信息标识入手:制药行业的窜货现象较为严重,手工管理很难从消除。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对关键标识信息的跟踪,辅以管理措施,逐渐消除企业外部的窜货因素。


◆ 产品配方简单,核算方法固定:产品结构相对其他行业来讲,尤其简单,一般只有一层物料清单,但其保密性极强。生产工艺较为固定,财务成本核算数据的归集、分配、计算方法较为固定。
◆ 药品品种多、更新快,但新品的研发周期长:药品对市场效应反应较快,品种散、多,变化较快,必须及时掌握每一品种的销售状况、存放分布、质量信息等。由于新品需经过相关的检验、批准、临床实验等,观察的周期较长。
◆ 追踪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以软件可复用作为软件编程的手段,基于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体系架构具备良好的开放性能,大大缩短产品的构建周期。将用户需求作为管理前沿,以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创新的发展模式,成为推动产品发展的源动力。
◆ 人性化管理的风格:秉承“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在企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应用,从职能管理、业务定制、分级权限、信息保护等多个角度达到企业控制、考核、管理的目的。包含C/S、B/S两种应用模式,满足不同阶段的应用需求。

制药行业系统解决方案

产品架构

【采购管理 】

◆ 供应商管理。对于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控制常规进货渠道。针对企业管理应用,从地区货源、资质信誉、业务级别等多角度进行分类管理。提供完备的供应商信誉记录,从供应商订货开始,到产品的性能跟踪,完整的行动记录作为管理控制依据。按照GMP的要求,可以及时掌握供应单位所供原辅料、包装材料的产品质量变动。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比质比价管理。通过物料――供应商的货源维护,或者通过询价单、报价单,对采购物料进行基本信息的收集,做到货比多家,为采购业务提供基本信息依据。
◆ 采购计划管理。采购计划能够自动获取生产计划生成的建议采购计划,参照其它需求(零星需求)并进行合并,形成采购计划,也可以按采购分类,分解到采购业务员。经相关审批流程审批后,下达执行。
◆ 采购业务控制。采购订单,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的灵活处理,既能严格按照的“三单合一”的规则进行考核、报销、结算处理,也能保证各原始业务的独立处理。
◆ 配合GMP管理的方便性,在收到货物后,系统会自动发送请检短消息,并及时以界面和声音的形式通知QA/QC人员。只有当质检审核确认,并将质检报告结果返回后,收货单才允许进行入库、退货或其他的处理。
◆ 采购业务员管理。采购业务员责权划分到物料种类(也可是具体物料),并定制采购优先级分配采购业务。
◆ 采购付款管理。掌握供应商提供给企业的最惠政策,结合企业的资源状况,清晰、准确、轻松的管理采购付款。
◆ 应付款管理。灵活的财务业务自定义,数据公式自定义,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业务数据以原始凭证方式形成财务处理数据。
◆ 采购业务分析。提供简捷的查询定制,对已订未到、在途在验、采购价格波动、价格对比、采购资金分布、应付款计划、应付款帐单等采购部门所关心的内容进行分析,相应的追踪查询可以定位到原始单据。

【到货管理】

◆ 定制到货操作。对不同的到货操作,可以定制数据的流向,决定是否直接进入生产现场等。
◆ 到货分类管理。不同的到货方式,处理的流程会不同,系统针对不同的到货类型,可以予制过程的信息和权限管理。
◆ 系统集成。与采购、计量、检验库存紧密相联,通过生成计量单,完成计量控制,生成请验单,完成质量的控制。当到货类型的业务过程处理成功后,形成、办理入库单据。
◆ 管理范围。不仅对企业库存内物资、库存内托管物资,对已到货物,未办手续、待检验未入库、管道传输、待退、拒收的货物进行实物管理。除对后续业务进行处理外,登记各类台帐,考核供应商的信誉记录。
◆ 到货分析。更大范围的透视,从待收货物比例、待验货物、检验时间、拒收货物比例、退货情况等多角度提供更全面的分析。

【库存管理】

◆ 仓储位管理。可以灵活定义每个仓库的储位情况,将出入库业务与储位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机,能够直接“透视”仓库的每个储位情况。
◆ 物料管理。对仓库、储位的物料分状态管理,即使同一物料的同一批号,对不同进仓时间或不同的品质,严格控制不同的存放位置和品质记录。
◆ 入厂验收,严格按计划、合同规定,质量、包装等若有不符,进行拒收处理,并登记供应商的评价记录。
  ◎对物料的每一笔进仓,不仅跟踪批号,还进行进仓号的跟踪。
  ◎验收货物时,向质检部门发送短消息。质检人员专人进行取样,并登记取样记录。
  ◎质检检验结果,报告书或不合格证明及时反馈。
  ◎验收入库的物料进行货位分状态管理,分类登记收发结存帐。
  ◎车间领料严格按生产计划领用,并详细跟踪物料的使用去向、用途、批记录。
  ◎成品验收,须质检合格并跟随质检报告单一并确认后,放行入库。
◆ 按物料的存贮条件进行及时预警。
◆ 分包装管理。物料的不同存储形式,可以分液态罐、桶、散装等不同形式管理,以便销售、领用发货方便处理。
◆ 入、出库管理。可以自定义多种入、出库业务。库存单据提供预留项目设置,能够灵活处理不同企业的库存业务,满足不同企业的库存管理要求。提供自定义单据打印格式,能够满足中英文单据打印需求。
◆ 辅助帐管理。单据提供辅助项目,能够形成库存辅助帐,从而能够对属性繁琐的物料按仓库,按辅助项目进行管理。
◆ 批号管理。对物料批号细致管理,记录同一原始批号,不同进仓批次的属性信息,可以按进仓批次追踪每一笔入、出库情况。
◆ 库存控制。定义多种出库方式,能够做到库存材料的限制,通过限额领料单,能够限制计划批次的领料数量。
◆ 仓库管理。提供对物料的失效、超储等多种预警,做到对仓库进行“管理”功能。
◆ 库存分析。提供库存余额表、库存收发存汇总表、物料库龄分析、部门领用汇总表等多种库存报表信息,并提供对原始单据的自定义报表工具,满足企业库存分析的需求。


行业背景:

医药产业是经济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70年代年均增长13%,80年代8.5%,90年代7.5%,预计1998-2010年年均增长仍可维持在7%左右,远远高于整个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我国医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在17.5%左右,“八五”期间是发展最快的5年,至今仍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

一、世界医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发达国家控制着世界医药市场
  由于制药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的特征,世界医药市场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制药企业所垄断,前100家世界性医药企业供应着全球药品的80%,前25家企业控制着50%市场。90%药品生产由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瑞典6个发达国家完成。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消费了79%的全球药品。

2、发展快速的世界医药市场
  现代制药工业起步于二战后的全球经济复兴时期。近40年来,世界制药工业一直以较快的速度持续稳定地发展。50和60年代均增长150%以上。70年代达到顶峰,为260%。80年代开始下降,增长率仍达到8.5%。90年代保持了8%――10%的发展速度。据预测,到2000年,世界药品市场销售额将增加到3900亿美元,年均增长7.3%;到2010年达到7600亿美元,年均增长7.1%。

3、全球医药企业并购与日俱增、规模不断升级和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的竞争,全球制药业皆将企业间的并购重组作为节省费用、拓展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使用和配置资源的重要措施。目前,世界销售额前100名产品制造公司中有7家是制药公司。

4、药品消费结构不断变化
  随着饮食的改善和人的寿命的延长,许多疾病如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日益突出。这些疾病使得药品消耗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一是心血管药物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而抗感染药物有下降的趋势;二是老年疾病及妇女儿童用药的市场发展速度高于80年代;三是预防药物、保健食品〈也称功能性食品〉的发展持续升温;四是天然药物〈主要指植物药〉发展潜力大,使得我国的中药前景更为广阔;五是非处方药〈OTC〉销售市场增长速动加快,预计到2000年,该市场销售额将增到650亿美圆。

5、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高胆固醇、爱滋病及多种癌症等治疗药物的研制加快,市场前景广阔。

6、生物技术高科技制药业发展讯猛。

二、我国医药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医药行业的现状

我国的医药行业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原料药、中间体、制剂和医疗器械等比较配套且较为完善的制药工业体系,数量规模上已跻身世界前列,在发展中国家占有明显优势。自80年以来,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以平均17.5%的速度增长,是国民经济中发展较快、成长性较好的产业部门之一,年均增长速动大大高于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速度。8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为66亿元,96年为1251亿元,97年为1429亿,98年可达1,630亿,比97年增长14%。在连续20年的高增长后,作为朝阳产业,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仍会高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预计99年将增长10%左右,到200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二)我国医药行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医药行业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有非常大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一是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二是企业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三是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还有药品质量监控不严,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极弱。

据统计,目前我国6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几乎90%为小型企业,最大的企业年销售仅20多亿人民币,我国95年的医药销售总额仅相当于一个跨国制药集团的年销售额。96年我国经济500强中,医药仅占8家。目前,全球25家跨国制药公司中已有20家在我国建立了三资企业,进入WTO后,一些大型制药公司进入国内市场,这些将使许多中、小型医药企业被陶汰。

许多制药企业选项目常常不经调查研究,不经专家论证,由于某些因素的驱使,一哄而止,低水平重复,造成财力、人才等资源的浪费。

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我国按照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惯例,从93年1月1日起,开始对药品实行20年的专利保护,今后在仿制国外一个专利药,外方要索取4~10亿美元的赔款。由此可见,今后我国药品仿制已不再可能。直到90年代初,我国的西药品种有97.4%是仿制;生物工程制药方面,已形成产业化的12个品种,仅有一种是独创(重组人干扰素α1b),其余均为仿制,这一领域目前存在着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可能;中成药是我们的特色,但其产品开发也一直停留在挖掘古方的基础上,制剂水平依旧是传统的浸提冲剂、丸剂等。进入90年以来,中成药的研制、生产现代化(中药西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药物剂型单一,通常一种药物仅有一种剂型,而国外每开发出一种新药,随后又能研制出许多新的剂型,这就增加了药物的品种和产品附加值,经济效益可显著提高。

目前,国内大多药品生产企业在保证药品质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企业(车间)不符合GMP标准要求,生产工艺及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不够科学、严格,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不够,生产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不高,导致产品质量不高。药品质量从全国98年检验情况来看,药品生产企业不合格率为8.31%,这将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从上述内容看出,我国的医药行业即得到了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跟上世界医药发展的步伐,整个行业要扩大规模,关、停一些小的制药业,避免再重复建设。化学制药业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新药的研制和制剂开发水平,要有专利产品,垄断市场,成为重磅炸弹。中成药要实现现代化,实现标准化,打入国际市场,生物工程药物应注重知识产权及产业化程度。

信息化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医药行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制药企业6300多家,年销售额在2600亿元左右。规模小、分布散、信息化建设步履缓慢是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最突出的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环境的日益成熟,医药行业的信息化步伐也在一直向前。信息技术应用已在制药生产、药品流通、医疗服务、卫生管理、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等领域全面展开,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八五”期间,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额是3亿元,完成医药电子化应用项目60多项;“九五”期间,各有关单位更是将信息化纳入技术改造总体规划“十五”规划中则要求制药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制药行业在财务、统计、仓储及业务管理等方面有了相当的成效,为制药企业进一步信息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药行业的信息化就是全行业的信息化,但是其重点却是制药企业的信息化。因为它不仅是行业信息化的基石,还有利于制药企业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

当前我国制药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ERP和电子商务正成为医药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医药分离成为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卫生医药管理部门提出政府药品采购的设想,电子商务系统是实现这一设想所必须的技术支撑环境。这种电子商务建设的目标是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保险公司为网络成员,通过Internet网络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开放并易于维护的医药贸易电子商务平台。

ERP是制药企业发展的重头戏。相对于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ERP更加注重管理的全面性、系统性,更加重视企业与外界的关系(供应链概念),更加支持全球化经营等。这些新的发展正是当前中国制药企业普遍呈现的管理要求。

国内制药企业对ERP系统的需求特点是:首先ERP要符合中国的管理模式,即ERP软件的本土化;其次,需要适合不同规模的企业;再者,ERP要建立在Internet和电子商务等先进的技术架构上;最后,ERP要符合制药行业的特点。

国内的一些大型制药企业已经开始实施ERP系统,制药企业已经将实施ERP系统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总体来讲,制药企业资金较为充足,而管理观念的改变则是其发展ERP系统的关键。

制药行业信息化建设总的发展思路:在大中型骨干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积极推广MRPⅡ、ERP等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最终并入医药行业办公网及国际互联网。并且大力推广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

管理特点和难点:

◆ 药行业GMP管理要求: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系统的各个环节,参照美国GMP规程,严格按照我国GMP的有关规程进行设计、构建。
◆ 物料管理细致入微:对物料的管理,从原材料入库环节到产品的出货,一直跟踪到终端,包括物料的每一次请验、质检控制,存储的状态,同一批次不同时间进仓,同一批次不同品质状态等均严格分类管理。
◆ 立体仓库管理:对原材料、产品进行立体仓库管理,对仓库中的货区、货位、标签均严格管理。并可以直观地掌握物料的分仓库、货区、货位的批次及状态分布情况。
◆ 关注企业营销能力:营销体系的建立,营销资源的管理,以及终端市场的开发,相对来说,也就决定了典型制药企业发展的盈利能力。系统从协助企业建立营销管理体系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年来的成熟行业经验和产品,从分销资源、开发信息、费用管理、行为管理入手,构建企业的业务、商务开发管理平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 对供应商和客户分类管理:对供应商和客户的资格须经三证的审批,堵塞因此造成的不必要损失。按照资质、信用、吞吐量等进行分类管理,并按客户(或者供应商)、业务员进行信用控制,并对其进行全方位考核。
◆ 窜货问题从信息标识入手:制药行业的窜货现象较为严重,手工管理很难从消除。利用信息化手段,结合对关键标识信息的跟踪,辅以管理措施,逐渐消除企业外部的窜货因素。


◆ 产品配方简单,核算方法固定:产品结构相对其他行业来讲,尤其简单,一般只有一层物料清单,但其保密性极强。生产工艺较为固定,财务成本核算数据的归集、分配、计算方法较为固定。
◆ 药品品种多、更新快,但新品的研发周期长:药品对市场效应反应较快,品种散、多,变化较快,必须及时掌握每一品种的销售状况、存放分布、质量信息等。由于新品需经过相关的检验、批准、临床实验等,观察的周期较长。
◆ 追踪先进技术和管理思想:以软件可复用作为软件编程的手段,基于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体系架构具备良好的开放性能,大大缩短产品的构建周期。将用户需求作为管理前沿,以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创新的发展模式,成为推动产品发展的源动力。
◆ 人性化管理的风格:秉承“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在企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应用,从职能管理、业务定制、分级权限、信息保护等多个角度达到企业控制、考核、管理的目的。包含C/S、B/S两种应用模式,满足不同阶段的应用需求。

制药行业系统解决方案

产品架构

【采购管理 】

◆ 供应商管理。对于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控制常规进货渠道。针对企业管理应用,从地区货源、资质信誉、业务级别等多角度进行分类管理。提供完备的供应商信誉记录,从供应商订货开始,到产品的性能跟踪,完整的行动记录作为管理控制依据。按照GMP的要求,可以及时掌握供应单位所供原辅料、包装材料的产品质量变动。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比质比价管理。通过物料――供应商的货源维护,或者通过询价单、报价单,对采购物料进行基本信息的收集,做到货比多家,为采购业务提供基本信息依据。
◆ 采购计划管理。采购计划能够自动获取生产计划生成的建议采购计划,参照其它需求(零星需求)并进行合并,形成采购计划,也可以按采购分类,分解到采购业务员。经相关审批流程审批后,下达执行。
◆ 采购业务控制。采购订单,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的灵活处理,既能严格按照的“三单合一”的规则进行考核、报销、结算处理,也能保证各原始业务的独立处理。
◆ 配合GMP管理的方便性,在收到货物后,系统会自动发送请检短消息,并及时以界面和声音的形式通知QA/QC人员。只有当质检审核确认,并将质检报告结果返回后,收货单才允许进行入库、退货或其他的处理。
◆ 采购业务员管理。采购业务员责权划分到物料种类(也可是具体物料),并定制采购优先级分配采购业务。
◆ 采购付款管理。掌握供应商提供给企业的最惠政策,结合企业的资源状况,清晰、准确、轻松的管理采购付款。
◆ 应付款管理。灵活的财务业务自定义,数据公式自定义,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业务数据以原始凭证方式形成财务处理数据。
◆ 采购业务分析。提供简捷的查询定制,对已订未到、在途在验、采购价格波动、价格对比、采购资金分布、应付款计划、应付款帐单等采购部门所关心的内容进行分析,相应的追踪查询可以定位到原始单据。

【到货管理】

◆ 定制到货操作。对不同的到货操作,可以定制数据的流向,决定是否直接进入生产现场等。
◆ 到货分类管理。不同的到货方式,处理的流程会不同,系统针对不同的到货类型,可以予制过程的信息和权限管理。
◆ 系统集成。与采购、计量、检验库存紧密相联,通过生成计量单,完成计量控制,生成请验单,完成质量的控制。当到货类型的业务过程处理成功后,形成、办理入库单据。
◆ 管理范围。不仅对企业库存内物资、库存内托管物资,对已到货物,未办手续、待检验未入库、管道传输、待退、拒收的货物进行实物管理。除对后续业务进行处理外,登记各类台帐,考核供应商的信誉记录。
◆ 到货分析。更大范围的透视,从待收货物比例、待验货物、检验时间、拒收货物比例、退货情况等多角度提供更全面的分析。

【库存管理】

◆ 仓储位管理。可以灵活定义每个仓库的储位情况,将出入库业务与储位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机,能够直接“透视”仓库的每个储位情况。
◆ 物料管理。对仓库、储位的物料分状态管理,即使同一物料的同一批号,对不同进仓时间或不同的品质,严格控制不同的存放位置和品质记录。
◆ 入厂验收,严格按计划、合同规定,质量、包装等若有不符,进行拒收处理,并登记供应商的评价记录。
  ◎对物料的每一笔进仓,不仅跟踪批号,还进行进仓号的跟踪。
  ◎验收货物时,向质检部门发送短消息。质检人员专人进行取样,并登记取样记录。
  ◎质检检验结果,报告书或不合格证明及时反馈。
  ◎验收入库的物料进行货位分状态管理,分类登记收发结存帐。
  ◎车间领料严格按生产计划领用,并详细跟踪物料的使用去向、用途、批记录。
  ◎成品验收,须质检合格并跟随质检报告单一并确认后,放行入库。
◆ 按物料的存贮条件进行及时预警。
◆ 分包装管理。物料的不同存储形式,可以分液态罐、桶、散装等不同形式管理,以便销售、领用发货方便处理。
◆ 入、出库管理。可以自定义多种入、出库业务。库存单据提供预留项目设置,能够灵活处理不同企业的库存业务,满足不同企业的库存管理要求。提供自定义单据打印格式,能够满足中英文单据打印需求。
◆ 辅助帐管理。单据提供辅助项目,能够形成库存辅助帐,从而能够对属性繁琐的物料按仓库,按辅助项目进行管理。
◆ 批号管理。对物料批号细致管理,记录同一原始批号,不同进仓批次的属性信息,可以按进仓批次追踪每一笔入、出库情况。
◆ 库存控制。定义多种出库方式,能够做到库存材料的限制,通过限额领料单,能够限制计划批次的领料数量。
◆ 仓库管理。提供对物料的失效、超储等多种预警,做到对仓库进行“管理”功能。
◆ 库存分析。提供库存余额表、库存收发存汇总表、物料库龄分析、部门领用汇总表等多种库存报表信息,并提供对原始单据的自定义报表工具,满足企业库存分析的需求。


【存货核算】

◆ 数据共享。与库存管理子系统共享数据,共同完成库存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通过自定义的设置,能够完成财务上的所有的存货核算业务需求
◆ 材料成本。一体化的设计,可以处理物料的采购成本,形成成品的出库成本,并直接形成记帐凭证。
◆ 存货核算。多种计价方法可供选择,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计划价法。
◆ 暂估入库。对于暂估入库的物料,提供冲销方法,其中的“差额调整法”方便快捷,是对原有手工冲销方法的改进。
◆ 计划价差异处理。对于采用计划价核算的单位,可以自动计算入库材料成本的差异,月末自动结转成本差异率,自动分配差异。
◆ 信息报告。多种分析报表都能提供日报,提高信息的反馈速度。

【销售管理】

◆ 客户档案。能够对客户进行按类别、按地区建立档案,进行管理,并严格跟踪客户的质量状况。
◆ 先开单、后计量。对于需计量的货物,先开提单,计量后发货、结算,准确控制发货信息。
◆ 价格策略。能够对产成品依据多个条件(片区、客户、数量、日期、产品、业务员等)形成产品的不同折扣的定价体系,及时完成企业单笔兑现折扣。也提供定期兑现折扣。
◆ 销售业务。能够根据计划――订单――提货单――发票――收款――财务票据,保持销售业务的完整性。
◆ 业务跟踪。提供销售计划、销售订单、发货统计、销售回款等业务的执行情况跟踪。
◆ 资信限额。提供对销售业务员、客户的资信限额的管理,可以完成应收帐款和发出商品的管理,往来帐可以核销到明细产品。
◆ 特殊处理。提供外币核算,提供多计量单位的发货处理。
◆ 应收款处理。提供自动转帐功能,对于日常业务可以直接形成记帐凭证,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销售分析。提供客户应收款、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帐龄分析等多种常见销售管理报表,提供灵活的分项目统计,并提供按原始单据自定义统计报表的工具。
◆ 外部接口。提供与金税工程V4.0的数据接口,包括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

【质量管理】

◆ 物料质量属性。定义需要质量控制的检验物料,根据发生的频率,定义物料的检验项目、检验周期、复检周期,记录格式等。
◆ 检验申请。集成到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多个模块,消息提醒各个系统发送的请验指令。对请验来源锁定控制,待质检完成解锁后,方可允许后续的操作。进分类记录、管理请验操作,对于非常规检验申请,允许手工制作请验单。
◆ 取样、送样、收样过程。记录、跟踪各检验步骤,对请验指令的完成阶段进行有效监控。
◆ 原始记录。利用EXCELL界面,灵活定制原始记录格式,不同的物料按照定义模板,录入原始检验记录,并按照要求的样式进行输出打印。
◆ 质检报告。针对下达的请验指令,完成质检报告。对检验标准、检验数据、结论、有效成分,合格信息、质量原因等进行分析报告,经复核、审核通过后,报告生效,完成对请验指令质量结论的反馈。
◆ 留样记录。分类管理样品,对留样样品定期进行观察,记录观察报告,登记留样观察台帐。
◆ 不合格处理。质量报告结论为不合格的物料,由相关部门签署不合格处理意见,并进行会签审批,进行相应的处理。若是需要销毁处理,则下达销指令单,对销毁过程进行记录。
◆ 状态定义。质量管理涉及的记录、报告,可按应用需要定义管理状态。在处理过程中,体现每一状态的处理过程。
◆ 检验结果分析。对检验完成状况、质量结果、分供应商(物料或部门)质量情况、记录报告统计分析。

【计量控制】

◆ 计量方式。依据地磅、检尺、读表等多种计量手段,定义计量方式。针对不同的计量方式,进行相应的数据封锁。
◆ 计量控制。由企业进行定义,严格进行计量的原始单据,必须由计量过程进行控制,以决定是否放行,减少操作因素造成的漏洞。
◆ 计量过程。计量过程可通过自动提醒消息,获取到货、发运、出库各环节需要计量的业务单据,进行不同计量手段的处理,完成后将计量核准到来源单据。
◆ 数据采集。通过定制开发方式,处理计量衡器的结果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结果形成计量单据。

【发运管理】

◆ 配货管理。协调企业的发运申请,按照物料、数量、到货地点、到货时间进行调度分解或者合并下达备货发运作业。
◆ 派车管理。确定运输方式、工具和最优运输路线、选择信誉承运人、派车、装货管理。
◆ 车辆运输记录。货物离开装运点,经承运人(一个或者多个)通过多个运输步骤运达目的地,以处理承运人带回的回执信息作为运输行为完成。
◆ 费用结算。按运输方式、到货地点等进行费用单价的计算,结算,付款。提供运输费用发票管理。
◆ 承包方、车辆、驾驶员管理。建立完备的承包方、车辆、驾驶员的信息档案,登记行为台帐,考核信誉积累。

【生产计划】

◆ 灵活的工厂日历设置,使工厂作业时间、领料时间、采购时间的时间更加准确。
◆ 计划BOM的引入,能够灵活处理生产变更情况的发生。
◆ 提供计划大纲的编制功能,能够将企业的中长期计划纳入信息管理当中。
◆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既提供按订单方式的计划编制,也提供按库存方式的编制,同时提供了与原有粗放型计划相适应的计划编制方法。
◆ 物料需求计划既提供结合库存情况计算的传统MRP算法,也提供有些企业由于库存不准,而需求的不结合库存计算的算法;既提供重新计算的算法,也提供对计划改变量的净改变算法。

【车间管理】

◆ 提供多种能力计划与不同的计划层次相适应,便于决策计划的可行性。
◆ 车间作业任务。提供车间生产通知单,并且提供车间按产品工序派工管理。
◆ 车间工序能力。提供车间工序能力,提供产品工序生产的优先级管理。
◆ 车间物料管理。集成库存管理系统,提供车间级的领料、入库管理。
◆ 车间物料转移管理。除了提供车间入库管理,还提供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内部工序之间的物料转移管理,物料发料管理。
◆ 车间记工管理。记录车间的当班产量,可以细化到个人、到设备,记录生产的实际材料消耗和工时、台时消耗。
◆ 反冲管理。试用于大批、重复的生产反冲模式,简化基础数据的录入工作。
◆ 系统集成。可以与生产计划的车间作业计划、库存的限额领料单、库存的领料单、入库单联系,也可以为财务、成本提供基本的成本资料,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共享,信息集成。
◆ 提供产品进度分析、理论实际用量分析、车间在制品台账等查询统计功能。

【成本管理】

◆ 成本定额。初始化成本对象的材料定额和费用定额,为制定标准成本和按定额分配成本提供依据。
◆ 分类管理。对成本中心分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属性;对成本项目按照成本项目类别进行自定义分类管理;对成本对象提供成本对象的分类管理。
◆ 辅助费用分配。输入费用,消耗,提供多种辅助费用的分配方式。
◆ 实际成本核算。我们认为,实际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只有运用实际成本,才能预测出比较准确的数据。提供实际成本核算的计算,取数方式直接从业务系统取数,例如库存、存货、车间等系统。
◆ 成本预测。提供加权平均、线性回归、降低率三种预测模型。
◆ 滚动成本。提供按BOM展开,分成本项目的“滚动成本”计算。
◆ 成本分析。利用实际成本计算单,提供多角度的成本分析。
◆ 高度集成。成本管理与财务、车间、生产数据都有联系,与存货紧密相连。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档案管理主要针对企业人员档案管理复杂的特点,提供档案的维护和档案的查询,并可以自定义统计内容,进行灵活、多样的统计,形成普通报表、二维报表,大大节省了手工处理的工作量。
◆ 对于员工的调入,调出,通过调动管理能方便的实现,并能具有查询统计得功能。
◆ 通过社会保险管理,能完成对在职职工的保险基数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各种情况的处理。
◆ 能够提供对员工合同的管理,对安全的管理,对培训的管理,对退休人员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对企业员工有全面的成长管理。
◆ 该模块既可以单独运行,又可以与生产管理、工资系统相结合使用。

【设备管理】

◆ 采购通知单维护。对所要采购的设备进行登记,增加或修改原有记录,记录所购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价格、数量等信息,通知单序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 开箱验收单维护。登记设备的开箱验收情况,记录的信息包括验收日期、验收情况、附属设备等。
◆ 安装交接单维护。对设备的安装交接情况进行登记、以往的记录可随时维护,用户可以任意登记修改设备各个安装项目信息以及设备各种附属设备信息。
◆ 设备采购合同。对设备采购合同的进行记录,对以往的合同可随时维护,并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追踪。
◆ 设备卡片维护。建立修改设备卡片,设备卡片几乎囊括了每台设备所有的信息,设备卡片是本程序正常运行重要基础,设备卡片与设备台帐对应,只要建立完整的设备卡片就可以实现设备台帐的任意查询统计。配合GMP管理的要求,系统建立详细的设备管理档案。包括生产厂家、型号、规格、生产能力;技术资料等;检修、维护、保养的内容、周期和记录;设备保养、检修规程,保养计划等。


◆ 设备运行记录维护。登记设备的运行状况,记录的信息包括填制时间、运行状况、反馈意见等。
◆ 设备巡检记录维护。登记设备的巡检情况,记录的信息包括填制时间、巡检状况、处理措施等。
◆ 设备事故记录维护。登记设备的事故记录,记录的信息包括填制时间、事故描述、事故原因、事故损失、防范措施、事故类别、事故责任人等。
◆ 设备润滑点维护。根据设备的润滑部位编制设备的润滑点信息,设备只有编制润滑点,才能制定润滑计划,登记润滑记录。
◆ 设备润滑计划。根据设备润滑点信息,协助管理设备管理员编制设备润滑计划,并可对已有的设备润滑计划进行修改。
◆ 设备年度维修计划。根据设备维修周期、最近维修日期、维修种类,协助管理设备管理员编制设备年度维修计划,并可对已有的设备年度检修计划进行修改。
◆ 设备月度维修计划维护。根据设备维修周期、最近维修日期、年度检修计划,协助管理设备管理员编制设备月度维修计划,并可对已有的设备度检修计划进行修改。
◆ 设备检修记录维护。登记设备的检修记录,记录的信息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费用、材料的使用情况以及各维修工种的维修工时等。
◆ 计量器具台帐。登记修改计量台帐,计量器具台帐几乎囊括了每台计量器具所有的信息,建立完整的计量器具台帐是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的基础。
◆ 计量器具年度检修计划。根据计量器具检修周期、最近检修日期,协助管理设备管理员编制计量器具年度检修计划,并可对已有的计量器具年度检修计划进行修改。
◆ 设备月度检修计划。根据计量器具年度检修计划,协助管理设备管理员编制计量器具月度检修计划,并可对已有的计量器具月度检修计划进行修改。

制药行业用户

●云南白药集团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有限公司
●华北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恩威制药有限公司
●昆山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威海迪沙药业
●黑龙江中龙医药集团
●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医药工业公司
●山东新华鲁抗药业零售连锁有限公司
●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阿拉宾度.同领(大同)药业有限公司Aurobindo.TongLing Pharma.
●北京益民制药厂
●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省医药总公司
●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慈溪制药有限公司
●连云港豪森制药有限公司
●连云港康盛制药有限公司
●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北制药集团沈阳延风制药厂
●河北中润制药有限公司
●河北中抗制药有限公司
●河北中禾制药有限公司
●河北丰华制药有限公司
●中兴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
●黑龙江泰华医药有限公司
●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黑龙江福和华星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广生制药有限公司
●江苏中康新药指纹图谱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
●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
●广西裕源药业有限公司
●青岛国风集团黄海制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潍坊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轻骑海药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曲靖市源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医药集团盛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鲁抗灵芝新特药品有限公司
●安徽省芬格欣药业集团公司
●安徽省华信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青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实施效果

1. 补充完善业务流程的定义
  项目实施的前期,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一次梳理,对关键的环节进行检查,完善原始操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利用科学的手段,将管理环节更加合理化,使企业动态的业务活动有机、健壮的运作。

2. 加强集约化的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向集团化经营模式调整,由信息集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向交易集中过渡,建设集团的资金结算中心、集团采购中心、物资配送中心、销售与分销网络,实现真正的集团管理。

3. 提高信息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企业决策以及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所需要的数据,通过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日常业务数据从粗放到细节、从总部到分子公司都可以随时反映,大大增加了基于定量的、可透化的决策,提高决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大大降低了决策的风险。

4. 摆脱了手工的重复性、机械性劳动
  业务数据录入微机后,即可实现单据的自动记帐、自动报销、原始单据自动形成记帐凭证、暂估入库报销、统计查询等种种功能,使得数据的准确率得到保障,业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为市场拓展分析、产品研发、产品质量提高、财务预控分析等管理提供了保障。尤其将高层和中层管理者从具体的事务处理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把握公司战略性的问题,可以放手去抓管理,提高了企业的整体业务处理能力。

5.降低管理成本
  利用系统对GMP适应,通过历史定量数据的积累、对比和分析,建立了合适的数学模型,提高事前预测和事后分析的能力。各级管理人员不再是为每天的无效、交叉、纠乱的问题所困挠,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提前通过系统预知各子公司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以防制举的管理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并化解企业的管理风险。

6.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占用
  利用生产计划、物料需求、采购计划的有效管理,对于盲目的采购得到了控制,而得利于比质比价的透视化管理,大大节约采购的成本。结合对库存结构的合理控制,将库存合理化分布,大降低了库存占用和不良库存。

7. 加强信用管理,减少坏账损失
  利用有效的信用管理,可以分地区、分客户、分业务员、分品种制定合理、有效的信用政策,有效控制超信用业务。同时,结合缜密的应收账龄管理,及时预防坏账损失,加速货款的回笼。利用三证的有效审批,可以避免因此造成不必要损失。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