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大会”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承办,是中国大数据产业最盛大、最具专业性及深度的行业聚会。据悉,此次评选历经5个月的深入调研,综合企业规模、研发投入、创新能力、应用案例、产品及方案成熟度等因素,评选出在大数据领具有行业代表性、技术前瞻性的企业,是国内深具专业度和含金量的大数据领域奖项。
此次入选“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榜单,代表着帆软已成为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从小数据时代推出报表产品FineReport,早于大数据流行推出商业智能产品FineBI,到移动端、可视化大屏打造一站式数据分析解决方案,再到落地“阿米巴经营管理”、“菁英决策计划”、“零售管家”等更具价值的行业解决方案,经过12年的发展,帆软已成长为国内专业水平高、用户基础深厚、行业领先的数据分析厂商,而这也成为帆软入选本次榜单的主要原因。
一、专注产品,深化数据应用
自2006年推出第一款产品,帆软一直专注于产品打造。当前帆软工具层面主要是两款产品,企业级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解决传统中国式复杂报表,经过12年的打磨,FineReport已成为国内报表软件市场的唯一玩家;商业智能FineBI,解决业务探索自助式分析,凭借简单易用的特点入选国内主流BI工具,为绝大部分企业所青睐。
同时,基于用户的需求,帆软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线,相继推出移动数据分析平台FineMobile、数字大屏解决方案,以及面向中小型企业推出的SaaS产品简道云,支持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在线零基础搭建个性化管理应用。在科技越发多元化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厂商追求新意,迎合潮流,而帆软始终从用户需求出发,打造能真正落地企业数据分析应用场景的产品。
专注产品的同时,帆软深知,产品即是工具,真正让数据成为成产力的是落地、是应用,因此帆软基于行业产品化的多年积累推出行业解决方案,目前“阿米巴管理”、“零售管家”、“行长驾驶舱”、“银行微信小秘书”等方案已在多家企业得到成功落地,除此以外,帆软还打造数据应用研究院,整合企业的数据管理实践经验,推出D&A生态系统等数据分析思维模型。12年来,帆软一直以服务及产品为核心,立足用户,专注打磨和完善产品功能,这份专注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帆软、相信帆软。
二、市场占有率第一,行业领先
近年来,国内BI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显现,综合实力强大的厂商更能投入资源做好产品、服务,解决更多用户的需求和问题,而帆软已然是这市场法则中“强者”的一方,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业务规模都始终保持着“强者恒强”的发展势头。
从企业规模来看,目前帆软员工数已超过700人,90%以上来自于国内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和211名校,其中产品研发及技术团队占总人数比接近50%,为帆软的产品体系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从销售额来看,帆软于2015年便进入亿元企业俱乐部,2016年销售额超1.5亿,而2017年帆软的销售额更是突破2.78亿,获评赛迪顾问中国BI市场“年度占有率第一”,2018年帆软销售额目标为4.3亿,从目前来看,年底将超额完成。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份帆软凭借其高成长性入选福布斯2018年国内非上市潜力企业50强榜,在同类型厂商纷纷接受融资或急于上市的时候,帆软依然选择不忘初心,不融资、不上市,坚持打磨产品、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如此趋势下,帆软定会成长成一家国际知名的大数据主流厂商。
三、客户基础深厚,覆盖全行业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帆软合作客户总数突破7000家,其中不乏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人寿等诸多世界与中国500强企业,同时客户类型覆盖各行各业。而作为一家数据分析公司,帆软一直努力把数据践行成生产力,对企业而言缺的不是数据,而是数据落地的场景,为此,帆软基于庞大的客户基础积极开展线下活动,行业IT价值峰会、百城巡展、城市课堂等,旨在沉淀前沿的信息化实践经验,促进行业交流。
截至2017年底,帆软已成功开展52站城市巡展,超8000 家企业到场交流,13场行业IT峰会,场均100家企业与会分享信息化实践经验,以及125场城市课堂,惠及超过5000名学员,如此的会议规模皆离不开帆软深厚的客户基础。
据悉,8月9日—8月11日,帆软将在南京打造一场中国数据化智慧管理TOP级千人盛会——智数大会,此次峰会将一次性涵盖医药健康、银行、地产、化工、零售电商、时尚、电子电气在内等多个行业,预计到场800+企业,总计1300人,目前来看,或许这将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企业信息化交流平台。
最后,此次入选“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榜单,是对帆软产品的肯定,也再次验证了帆软在BI市场的实力。在大数据BI领域,摆在帆软软件面前的不仅是一个更大的市场舞台和空间,也将是一个更高和崭新的起点,帆软将继续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专注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为企业级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完善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助力行业企业用户深挖数据价值,驾驭数据洪流的道路上开启一轮新的征程!
免责声明:
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无法注明来源的情况,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来信: liujun@soft6.com 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声明]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